「AI观察」读OpenAI指南:构建高效AI Agent的五大核心要点

引言

最近研读了OpenAI发布的一份关于构建AI Agent的指南。

a-practical-guide-to-building-agents.pdf

这份指南的目的非常明确,旨在为那些首次尝试构建Agent的团队提供清晰的指导:从识别有前景的用例,到设计Agent逻辑与编排的模式,再到确保Agent安全、可预测和高效运行的最佳实践。简而言之,它为我们揭示了构建高质量AI Agent的框架、设计模式与安全运行的关键要素。

Agent的核心构成:模型、工具与指令

OpenAI将Agent定义为能够”独立为你完成任务”的实体,强调其高度独立性。与传统的LLM应用不同,Agent能够执行端到端的工作流程,特别适用于涉及复杂决策、非结构化数据或依赖脆弱规则的场景。一个完整的Agent系统由三大要素组成:模型、工具和指令。

模型选择策略:从原型到优化

OpenAI认为,不同的模型在成本和性能上存在差异。一个明智的做法是:

  1. 原型阶段:使用强大模型(如GPT系列)快速构建初始版本,建立性能基线。
  2. 迭代优化:在后续迭代中,尝试替换为小尺寸模型,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小模型的成功与失败之处,进行针对性调整。
  3. 成本与性能平衡:最终目标是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,找到性能与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。

工具设计原则:标准化与专一化

工具是Agent执行任务的”手脚”。OpenAI强调,每个工具都应具备标准化定义,并拥有详细完善且可靠的文档。在广义上,工具可以分为三类:

  • **数据型工具 (Data)**:提供数据获取能力。
  • **操作型工具 (Action)**:执行具体操作。
  • **编排型工具 (Orchestration)**:具备协调其他Agent的能力。

指令构建艺术:明确的指导与护栏

指令(Instructions)是Agent行为的”宪法”,它通过”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护栏(guardrails)”定义Agent的行为方式。高质量的指令至关重要。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业务流程文档或政策文档,从中提取清晰的业务流程和行动说明,进而使用工作流工具搭建系统。

对于单Agent模式,为了避免过早的复杂性膨胀,可以考虑使用Prompt模板动态生成的方式,利用变量占位符动态接收上下文。这种上下文切换的方法有助于延长单Agent模式的生命周期,避免过早升级到多Agent模式。例如OpenAI提供的这个Call Center Agent的Prompt模板:

1
You are a call center agent. You are interacting with {{user_first_name}} who has been a member for {{user_tenure}}. The user's most common complains are about {{user_complaint_categories}}. Greet the user, thank them for being a loyal customer, and answer any questions the user may have!

多Agent系统:复杂性与模式

何时需要考虑搭建多Agent系统?OpenAI的建议是当”你的Agent在遵循复杂指令或持续选择错误工具时”才考虑。多Agent系统会引入额外的复杂性,因此应在最大化单Agent能力之后再行考虑。拆分复杂指令的指南包括:

  1. 指令拆分:将复杂指令分解为if-else、do-while等逻辑单元。
  2. 工具职责单一化:确保每个工具职责明确、单一,这能显著提升工具说明的清晰度。OpenAI建议工具数量最好控制在15个以下。

OpenAI的经验突出了两种多Agent模式:

  • 有管理器节点的设计:通过一个中央管理器协调多个Agent,每个Agent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任务。
  • 去中心化设计:多个Agent彼此对等,独立运作,通过交付处理产物来协作,这更像一条流水线。

无论是哪种模式,多Agent设计中的”图”结构(例如LangGraph、Spring AI Graph)都扮演着重要角色,其中边代表工具调用,节点代表Agent。OpenAI总结的核心原则是:”保持组件的灵活性、可组合性,并由清晰、结构良好的Prompt驱动。”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编排模式。

安全与防护:护栏与人工介入

护栏是Agent系统的防御机制,可以结合LLM和正则表达式共同构建,用于验证用户输入:

  1. 识别无关/有害查询:过滤掉不符合预期的输入。
  2. 识别不安全输入:例如Prompt注入攻击,防止用户窃取系统Prompt。
  3. 防止个人信息暴露:保护敏感用户数据。

除了程序性的护栏,预留人工介入的”口子”也是一个优秀的设计。在用户反复沟通或要求”人工客服”时,真实的人工介入能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。在高风险操作(如退款)时,人工监督或介入更是不可或缺。

总结与反思

OpenAI的这份指南为我们构建高效、健壮的AI Agent提供了宝贵的蓝图。它强调了从模型选择到工具设计,再到指令构建和安全防护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。尤其是对于指令的精细化设计,以及在单Agent与多Agent模式之间的审慎权衡,都为实际开发提供了清晰的方向。始终维护组件的灵活性和可组合性,并以清晰、结构良好的Prompt作为驱动,将是打造卓越AI Agent的关键所在。深入理解并应用这些”心法”,我们就能更好地驾驭AI Agent的潜力,构建出更智能、更可靠的应用。

「AI观察」读OpenAI指南:构建高效AI Agent的五大核心要点

https://yelihu.github.io/2025/06/19/读OpenAI指南:构建高效AI-Agent的五大核心要点/

作者

Ye Lihu

发布于

2025-06-19

更新于

2025-10-11

许可协议